学龄前时期是幼儿身体迅速发育的关键阶段,合理的膳食搭配,是幼儿身体健康最基本的保障。2025年5月20日是我国第36个“全国学生营养日”,万春镇第一幼儿园以“全民营养周暨‘5·20’中国学生营养日”为契机,开展了“‘吃’出营养,‘动’出健康”主题活动,向幼儿普及营养健康知识,引导孩子们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。
营养课堂,启认知
保健医生和班级老师以故事、动画视频、图片等形式开展了饮食营养健康主题教育,生动形象地让幼儿知道均衡营养对身体的好处,养成不偏食、不挑食、不暴饮暴食的好习惯。在“食物分类小能手”游戏中,孩子们积极参与,将食物精准分类到健康食物与不健康食物的区域中,在寓教于乐中认识到了均衡膳食的重要性。
餐前播报,知营养
班级开展“餐前小小播报员”活动,幼儿在展示自我的同时,深入了解各类食物的特点与营养,逐步养成自主进食、不挑食偏食的良好习惯。
绘制食谱,懂营养
学以致用,小朋友们化身小小营养师,根据所学营养知识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营养食谱。孩子们紧接着利用黏土制作出一道道创意十足的立体“营养餐”,在动手实践中深化了对科学膳食的认知。
营养宣传,在行动
孩子们用彩色的画笔绘制出一幅幅生动有趣的营养宣传画,并向弟弟妹妹、爸爸妈妈普及营养均衡的重要性。
光盘行动,传美德
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。万幼的宝贝既要做“光盘行动”的实践者,也要做“光盘行动”的推动者。瞧,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:“今天,我光盘啦!”
科学运动,增体质
“吃动平衡”对身体发育十分重要,孩子们制定了一周健康运动计划,并根据计划开展运动,让健康活力伴随自己成长的每一步。
幼儿健康小贴士
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含有幼儿所需的全部营养素,幼儿的饮食必须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平衡膳食,这样才能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。具体应该怎么分配呢?
1.食物多样,谷物为主
食物多样是指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类、蔬菜水果类、畜禽鱼蛋奶类、大豆坚果类等食物。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、B族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和蛋白质,在保障幼儿生长发育、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,注意粗细粮合理搭配。
2.蔬菜水果,天天必备
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、维生素和纤维素,幼儿每人每日的蔬菜摄入量应为200-300克,水果类摄入量应为100-150克。温馨提醒:幼儿的胃肠道相对于成人而言较脆弱,所以家长在制备儿童膳食时,注意将蔬菜或水果切小、切细,以利于幼儿咀嚼和吞咽,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、小儿腹泻、肠炎等肠胃疾病。
3.鱼禽蛋肉,均衡摄取
鱼、禽、蛋和瘦肉均属于动物性食物,营养价值很高,是人类优质蛋白、脂类、脂溶性维生素、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,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4.奶豆坚果,科学搭配
奶类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,钙含量也较高,是最好的钙源,更适合肠道的吸收。学龄前期儿童每日饮用350-500毫升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,可保证钙摄入量达到适宜水平。大豆富含优质蛋白质、必须脂肪酸、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,坚果富含n-3多不饱和脂肪酸,植物甾醇、维生素E等营养素,建议适量食用。
5.清淡少盐,健康烹调
膳食要清淡少盐,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;幼儿食盐摄入量不超过3克,为了保护幼儿较敏感的消化系统,其膳食应清淡、少盐、少油脂,避免添加辛辣等刺激性物质。饮品以白开水为主,每日饮水量为600--800ml,少喝含糖量高的饮料。
本次“‘吃’出营养,‘动’出健康”主题活动,将营养知识与趣味实践相结合,不仅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树立了健康饮食观念,还搭建起家园共育的健康桥梁。未来,万春镇第一幼儿园将持续关注幼儿健康成长,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,为孩子们的茁壮成长筑牢根基。